网购退货遭拒 法院判决商家退款 保障七天无理由退货权

网络 2025-07-10 07:06:13
市场资讯 2025-07-10 07:06:13 阅读

  对网购的商品不满意,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时却遭到商家拒绝,怎么办?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一则案例,保护消费者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

  刘女士花9.15万元在某电商平台购买某款型手镯。到货后,因佩戴效果不佳,刘女士发起七天无理由退货退款申请,退款金额9.15万元。商家同意退货,表示会安排指定物流企业上门取件,并告知勿自行退回。然而,商家收到货后却拒绝退款。

  “经验收,退回的产品有试戴痕迹,有明显划痕,需进一步评估,我们先暂缓退款。”商家答复,并将手镯寄还刘女士。

  “我在申请退货时已拍摄视频,商家确认后才同意退货申请。”刘女士说,退货时物流企业由商家指定,运费由商家承担,物流人员也检查并拍照。商家以手镯有划痕等损伤影响二次销售为由拒绝退款,刘女士遂将商家诉至法院。

  涉案手镯是贵重首饰。商家设定了有别于普通网购商品退货流程的标准和要求,取件和运输环节由商家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运费由商家承担。

  法院经审理认为,商家对相关风险已具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实质上已将风险的控制力渗透、延伸到了取件和运输环节中。

  商家以手镯表面现存的划痕等损伤会影响二次销售为由拒绝退款。然而,商家并无证据证明刘女士应对该损伤的形成负责。据此,法院判决商家退还刘女士9.15万元。

  “刘女士遵循商家指示完成退货,其行为符合诚信原则;商家未在验收时提出异议,事后拒退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刘佳表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在交付时转移。本案中,手镯的保管风险已转移至商家。商家以“试戴痕迹”为由拒绝退款,违背风险转移的法律原则。

  “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旨在破解网络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困局。”刘佳提醒,消费者需确认商品属于可退货范围,保持商品完好,遵循商家退货流程,并在7日内发起申请寄回,留存物流单据等凭证。商家需明确退货流程并主动告知消费者,及时验收商品,当场提出瑕疵异议,履行退款义务。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