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期业绩展望:流动性充裕与转型驱动高增长

网络 2025-07-10 01:45:10
证券研报 2025-07-10 01:45:10 阅读

  随着A股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告陆续披露,证券行业的业绩表现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机构前瞻研究普遍预计,上市券商中期业绩有望实现显著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或可达20%左右。

  在笔者看来,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券商行业转型不断深入等积极因素,有望共同构建起券商中期业绩实现高增长的底气。

  第一,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支撑券商业绩稳健增长。作为与资本市场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券商的业绩弹性与市场流动性呈现高度正相关。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基调为金融市场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政策落地层面,5月7日,央行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为A股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保障,也为券商业绩的稳健增长奠定了基础。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出交投活跃、场外资金加速入场的特征:日均成交额稳定在1.3万亿元以上,新增开户数突破1260万,两融余额持续维持1.8万亿元高位运行。这组数据不仅印证了市场信心的回升,更直接拉动了券商核心业务的增长,作为基本盘的经纪业务佣金收入随着交易活跃度提升而水涨船高,两融业务规模的稳步扩张则贡献了可观的利息收入增量。

  第二,资本市场结构性变革,更好发挥枢纽功能,丰富券商业务收入来源。当前,资本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有力促进科技、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在此过程中,券商作为中介机构,从多个业务维度深度参与。比如,近期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出炉,通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推出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6项改革措施,为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券商在严格履行自身“看门人”责任的前提下,深度参与到科技企业的上市、融资等核心业务环节,投行业务的专业价值与市场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再比如,资本市场更好发挥枢纽功能,驱动融资承载力不断提升,为券商创造了多元化的业务机遇。今年上半年,券商A股股权承销额合计7098.54亿元,其中IPO承销额合计380.02亿元,同比增长25.53%。这表明,券商投行业务在IPO、再融资及并购重组领域迎来了机遇,投行业务的收入来源进一步丰富。

  第三,行业转型纵深推进,券商业绩增长获得内生动力。政策红利为证券行业打开了发展空间,而转型深度则决定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对券商专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证监会拟完善券商分类评价制度,将“服务国家战略”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这一宏观层面的引导,促使券商摒弃过去单纯追求业务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而注重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行业生态正加速向分层竞争、特色发展的方向演进:头部券商凭借全业务链服务能力,在复杂跨境项目、综合金融服务中凸显竞争力;中小券商则通过聚焦财富管理、产业投行等细分赛道,实现差异化突围。

  此外,国际业务收入也成为券商业绩的主要增量之一。随着“A+H”上市热潮持续,以及境内企业“出海”融资、跨境并购等业务需求的增多,券商国际业务收入占比稳步提升。国际业务的拓展,不仅使券商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和投资机会,还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然,评判券商的业绩是否优秀,不能仅参考营收、规模等数据。执业质量、风控水平、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都是至关重要的考评指标,也是券商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短期业绩高增是积极信号,但如何将其转化为长期竞争力,考验着每家券商的战略定力。我们期待券商以中期业绩增长为契机,持续夯实资本实力、精进专业能力、筑牢风控防线,交出更多高质量的业绩答卷。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