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共管新趋势:从“一人独管”到“团队共治”

网络 2025-07-09 02:10:21
基金 2025-07-09 02:10:21 阅读

  从“一人独管”到“团队共治”

  公募基金探索共管新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今年以来已有超700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三人共管甚至四人共管的基金数量也不断增加。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正打造平台化、团队化模式,以摆脱对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依赖,未来基金“团队共治”有望成为趋势。

  近段时间,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宣布增聘基金经理,引发市场关注。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管理模式变革,从依赖单个基金经理转向团队协作的“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

  年内逾700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近日,葛兰掌管的中欧医疗健康发布公告,增聘赵磊为基金经理。7月2日,郑澄然管理的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期混合公告增聘基金经理苏文杰。同日,兴证全球基金对旗下3只产品进行“共管式增聘”。

  此外,易方达基金冯波、中欧基金王健等公司核心基金经理,6月以来纷纷与增聘基金经理合作。截至7月8日,今年以来共有超过700只基金增聘了基金经理,三人共管甚至四人共管的基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基金共管模式优势凸显。业内人士认为,“共管式增聘”模式为行业带来积极变革动力。采用多人共管模式能提升标的覆盖度,扩展基金经理能力圈,提升策略分散度,有效规避单一责任人决策偏误等风险。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美国共同基金管理模式曾历经从“单一基金经理制”转向“多基金经理共管制”的发展路径。当前,多数美国共同基金已由两人及以上的基金经理同时管理。

  “以老带新”是当前国内增聘基金经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上海某公募研究人士表示,年轻基金经理通过与资深前辈共管产品,可积累实战经验。以中欧医疗健康此次增聘为例,新增聘的基金经理赵磊此次与葛兰搭档共管。

  推行团队化、平台化发展思路。减少对基金经理个人的依赖,构建投研体系建设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欧基金表示,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投研团队建设。天弘基金自主构建了投研一体化平台TIRD,旨在打造数字化闭环平台。长城基金正在打造“工程化”和“秩序化”的固收团队特色。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