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协会修订《管理办法》 贿赂“拉黑”赔付“优待”
行贿直接“拉黑”,但先行赔付可享“优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券商处了解到,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在就《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证券公司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7月19日。
这是《管理办法》时隔三年的首次修订。相较于2022年版本,此次修订核心调整主要有三点:①将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干扰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监管执法工作的,记入违法失信信息。②对先行赔付予以“优待”。③将来源于证监会诚信档案数据库的信息,调整为会员自行报送。
在受访券商资深人士看来,此次调整对券商的整体影响不大,不过,从监管趋势角度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任何贿赂性行为都可能被判定为行贿,影响券商执业声誉;第二,先行赔付已然成为监管鼓励重点。
先行赔付享“优待”
相较于2022年版本,《管理办法》最具导向性的调整为:对先行赔付者给予“优待”。此次修订特地新增相关表述:发行人因欺诈发行、虚假陈述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相关证券公司主动与受到损失的投资者达成协议予以先行赔付,积极减轻或消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违法损害的,由其向协会申请,对相关行政处罚信息不予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
实际上,先行赔付是当前监管层重点鼓励方向。不仅是执业声誉,从近期其他证券公司相关文件修订情况来看,券商进行先行赔付将在多个方面享受“优待”。
比如,7月5日刚刚结束征求意见反馈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即明确: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证券公司在评价期内积极申请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开展先行赔付的,适当减少扣分分值。
再比如,2025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依法支持相关市场机构与个人运用先行赔付等制度工具及时向投资者进行赔偿。
记者观察到,2023年紫晶存储保荐机构中信建投率先牵头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对投资者进行先行赔付。
如今,多个券商评比均将先行赔付纳入“优待”序列,进行先行赔付的性价比显著提升。
“接下来,对于涉及投资者先行赔付,并且资本实力允许的券商而言,主动进行先行赔付或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受访券商资深人士表示。
贿赂将记入违法失信信息
此次《管理办法》的另一个重要调整为:将贿赂纳入违法失信信息。具体来看,根据《管理办法》,诚信信息包括表彰奖励信息和违法失信信息。旧版《管理办法》中,违法失信信息并未提及贿赂,此次修订后则增加相关条款——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监管执法工作,被予以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者因情节较轻,未受到处罚处理,但被纪律检查或行政监察机构认定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被认定存在贿赂行为,即便未受处罚,仍会被记入违法失信信息。
实际上,自从证监会关于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工作部署推出以来,各类有关贿赂的规定也相继推出或加强。典型如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其明确,严惩贿赂、隐藏证据材料等行为,对于存在涉及贿赂,毁损、伪造、篡改证据材料等情形的,将被从重处罚。
某投行资深保代告诉记者,过去,的确存在券商从业者变相贿赂监管的情况,但近几年来,伴随监管层一再加强廉洁建设,如今敢于向监管行贿的券商从业者已经颇为鲜见。
会员自行报送信息
除前所述,此次《管理办法》修订还具有两处调整,不过对于券商的整体影响有限。一方面,完善诚信信息来源。根据执业声誉信息库上线运行以来的实践,将来源于证监会诚信档案数据库的信息调整为会员自行报送,将过渡期有关安排转化为正式要求。另一方面,不再区分“公开信息”与“有限公开信息”,将部分“有限公开信息”表述调整为“执业声誉信息”。
执业评价结果为A级,以正面信息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
细察《管理办法》,一个此次并未调整,但颇具行业引导性的规定是:将其他执业声誉信息分为其他正面信息和其他负面信息。其中,其他正面信息中的三项内容值得重点关注。第一,参加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并且表现突出或者成效显著的。第二,参加协会组织的专题研究、报告撰写、教材编写等工作并且表现突出或者成效显著的。第三,执业评价结果为A级的。
除此以外,可以列入其他正面信息的内容还有五项:①在行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或者成效显著的;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③积极参与行业舆情引导的;④会员(公司总部及以上)对其工作人员作出的与证券业务有关的奖励、表彰决定;⑤中证协认定的其他情况。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