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长钱”崛起:入市时机与挑战并存

网络 2025-07-10 05:36:27
期货学院 2025-07-10 05:36:27 阅读

开栏语

成为长期资本,应厘清“长”在何处、“短”在何方。相关部门扫清“长钱长投”障碍,本报推出“耐心资本一线调研”栏目,采访多方为“长钱长投”建言。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动作频频,作为耐心资本的角色开始走向台前。业内人士表示,应助推银行理财“愿做”“敢做”“甘做”耐心资本。

“长钱”崛起 银行理财入市恰逢其时

在新政策助力下,银行理财正在转型为更具长期视角的机构投资者。银行理财具备“长钱”潜质,有望为资本市场提供“活水”。

光大理财董事长王景春表示,银行理财资金的“长期”优势主要体现在“三长”。银行理财资金已具备作为长期资金所需的制度支持与产品基础,入市迎来良好时机。

银行理财布局权益投资是机遇所在,也恰逢其时。

知易行难 “愿去做”也“怕去做”

不过,银行理财要做到真正“活水入市”,仍面临一些挑战。王景春直言,银行理财资金要充分发挥中长期“耐心资本”作用,还须积极应对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投资者教育等多重挑战。

一是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存在不匹配。二是资产负债久期结构存在不匹配。三是银行自身投研能力存在不匹配。

完善机制推动权益投资破局

业内人士表示,搅动银行理财资金这一池“春水”,须着眼于银行理财客户退出机制不畅、考核机制短期化等现实掣肘,并逐个击破。

——打通投资便利性与多层次销售通道。银行理财资金要扮演资本市场长期投资者的角色,须依赖更加灵活多元的销售体系。

——打造“长钱长投”的良性生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是关键一环,应从根本上改革考核导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