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入市:耐心资本的崛起与挑战
开栏语
成为长期资本,需厘清“长”“短”。今年政策助力“长钱长投”,本报推出“耐心资本一线调研”栏目,采访多机构及学者建言献策。
今年银行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动作多,走向耐心资本台前。业内人士表示,应助推银行理财“愿做”“敢做”“甘做”耐心资本。
“长钱”崛起 银行理财入市恰逢其时
新政策助力下,银行理财转型为长期视角机构投资者。银行理财具备“长钱”潜质,存续规模重返30万亿元,有望为资本市场提供“活水”。
光大理财董事长王景春表示,银行理财资金的“长期”优势主要体现在“三长”,一系列支持政策为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打开了窗口。
过去银行理财以配置债券为主,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布局权益投资是机遇所在。
知易行难 “愿去做”也“怕去做”
银行理财要做到真正“活水入市”,仍面临挑战。一是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存在不匹配,二是资产负债久期结构存在不匹配,三是银行自身投研能力存在不匹配。
完善机制推动权益投资破局
业内人士表示,须着眼于银行理财客户退出机制不畅、考核机制短期化等现实掣肘,并逐个击破。打通投资便利性与多层次销售通道,打造“长钱长投”的良性生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