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下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正在全面改变我国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加速增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突破,新兴产业加速壮大,人才创新活力加速迸发,中国式创新生态加速形成,正从全球制造中心迈向全球创新中心。“五个加速”为我国创新事业提供强劲动力。
在我国高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要素的数量投入,而进入新阶段,关键在于创新。我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转变,高新技术产业更需要科技人才的创新与发明。
经济发展规律显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关键的要素是人才。没有人才与新的生产关系,就无法产生科技创新。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过500万。强大的人才储备为我国技术突破与产业创新提供了基础。
当前,中央政府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相关意见,也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放在首位。
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长期扮演关键角色。接下来,在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公平竞争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逐渐退出对市场的直接干预。
今年初杭州“六小龙”现象显示,地方间的竞争应该从干预市场转向“投资于人”,吸引更多人才,提升人力资本,撒播创新的种子。当创新生态因良性竞争而在各地发芽、扎根,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不断前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