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资金“大挪移”:银行股受捧,互联网巨头遇冷

网络 2025-07-10 07:35:13
股市要闻 2025-07-10 07:35:13 阅读

  近期的港股市场,资金上演“大挪移”。

  Wind数据显示,6月,港股通资金合计净卖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股票超400亿港元,而银行股正受到资金追捧。

  资金上演“大挪移”

  Wind数据显示,6月1日至30日期间,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腾讯控股的股票数量减少了4191.44万股,持股市值减少215.02亿港元;同时,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的小米集团和阿里巴巴的股票数量也在下降,持股市值分别减少128.98亿港元和77.33亿港元。

  在港股通持股的全部港股上市公司中,上述三家公司位居6月持股市值下降榜前三位,资金合计净卖出超40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资金变动的这一趋势已持续一段时间。从5月港股通持股市值下降的数据来看,腾讯控股、小米集团和阿里巴巴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五位,持股市值分别减少217.23亿港元、117.56亿港元和27.54亿港元。

  从互联网巨头流出的资金,流向了哪里?

  Wind数据显示,6月1日至30日期间,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建设银行的股票数量增加18.38亿股,持股市值增加149.21亿港元。此外,资金通过港股通持有美团的持股市值增加144.77亿港元。资金持有招商银行、中国人寿、农业银行等的持股市值也位居前列。

  从5月来看,美团和建设银行的港股通持股市值均增加超100亿港元,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也位居前列。

  “哑铃”型投资风格或将持续

  近期,在资金流动加持下,银行股涨势如虹。与此同时,在一季度强势反弹后,多数互联网巨头近期面临盘整状态。

  丹羿投资认为,上半年成长和红利板块轮动上涨,整体市场还是“哑铃”型投资风格,未来这种风格大概率会持续。港股市场的这种资金流动和投资风格变化,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不同板块的偏好和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背景下,兼具高股息稀缺性与经营稳健性的银行股,受到资金热捧。

  聚鸣投资董事长、基金经理刘晓龙表示,高股息类资产、避险资产、结构增长的资产还是市场共识所在。

  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总经理兼基金经理董宝珍认为,市场对银行股存有错误认知,认为银行股缺乏成长性,甚至担忧其资产质量,因此长期给予较低估值。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认知忽视了政策引导下,长期资金进入对低估值板块的支撑作用。随着市场环境和投资者偏好的变化,银行股互联网巨头的表现或将继续分化。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