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探获4.9亿吨锂矿石 锂电产业迎发展机遇
湖南郴州探获4.9亿吨锂矿石上市公司布局当地锂电产业
7月9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发文称,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超大型矿产伴生铷、钨、锡等多种战略矿产,所有资源均为新增资源量。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今年1至4月,郴州锂电产值增速达23.7%,全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截至目前,郴州已集聚锂电规模企业199家,大中矿业、大为股份等上市公司已经深度布局当地锂电产业,威领股份、科力远两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已将总部迁到郴州。
“湖南郴州与江西宜春的锂矿资源有着相似之处,资源相对丰富,但平均品位较低,在碳酸锂价格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如何开发好郴州锂矿资源,值得产业链企业与当地政府综合考虑。”一家锂矿上市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南郴州探获4.9亿吨锂矿石
锂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金属之一,是国家战略关键资源。据勘探单位湖南省地质院下属的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介绍,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积极响应国家锂资源保障战略,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连同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自2022年起在鸡脚山矿区全面开展锂矿靶区优选工作。项目组克服山高路陡、严寒酷暑等困难,累计完成钻探9万多米。
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表示,鸡脚山矿区的重要发现是在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背景下进行的。亿吨级锂矿石的探获,为湖南省郴州市构建千亿新能源基地奠定坚实资源基础,其勘查思路、方法及管理模式对湖南省锂资源勘查具有示范借鉴作用,助力国家锂资源保障战略实施。
眼下,郴州正聚焦锂电全产业链,打造“锂矿—材料—电池—终端—回收”五位一体的链条。
郴州这一战略已经得到湖南省层面的支持。2024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郴州市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称,将从培育产业集群、支持创新发展、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坚持绿色发展、加快项目审批等10个方面,支持郴州建设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条,培育千亿级产业。推动建设一批技术领先、效益明显、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
多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布局
工商登记显示,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为大中矿业全资子公司。大中矿业表示,公司已获得湖南鸡脚山锂矿和四川加达锂矿两大资源,正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大中矿业表示,湖南鸡脚山锂矿的资源量已通过自然资源部的评审备案,其氧化锂矿物量为131.35万吨,平均品位0.268%,按照氧化锂和碳酸锂之间的转换系数1:2.47换算,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324.43万吨,跻身全国锂矿企业前列。
7月4日,大中矿业在互动平台表示,采矿方面,公司已完成鸡脚山锂矿采矿权申请的前置手续,现正在积极推进申请办理采矿权的相关工作。选矿方面,随着采选连接隧道于2025年5月全面贯通,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湖南锂矿的选矿项目已经完成场平工作,正在进行设备订货和土建工程。公司整体按照采选冶相匹配的建设规划,同步开展碳酸锂项目的生产相关的基础工作。按照当前建设进度,公司预估一期1000万吨采选项目和一期2万吨/年碳酸锂冶炼项目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
大中矿业同时表示,公司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全面发力,深入研究硫酸法提锂新工艺,今年1月确定工艺方案、完成小试验证并启动中试试验,近期完成中试实验。实验成果表明,公司研发的锂渣无害化综合提锂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攻克了云母提锂的成本与环保难题。“锂渣量减少50%,并可广泛用于建材、公路建设等领域,成功解决云母提锂环保问题。每吨碳酸锂采选冶综合成本大幅降低,在当前行情下仍有较强的竞争力”。
6月初,大为股份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旗下桂阳县大冲里矿区资源储量的评审备案获通过,标志着大为股份在湖南郴州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大冲里矿区探获超大型长石矿及锂、钨、锡伴生矿资源,矿体连续稳定,且铁等杂质含量低,具备规模化露天开采条件。
威领股份表示,2023年9月公司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址至郴州,基于郴州市临武县锂矿资源优势和产业集群进行发展。公司将加大国内外锂矿市场的开发,确保锂资源材料的供应,根据碳酸锂市场发展情况稳步推进郴州项目、贵溪项目的投资建设,进一步深化新能源产业布局,实现上下游的协同效应。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