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港股超7300亿,推动市场与产业协同发展
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7300亿港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显示出内地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青睐。
南向资金是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市场的资金,其波动轨迹直观反映出内地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投资价值的动态判断,也是观察两地资本市场联动效应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两地资本市场政策不断优化,引导南向资金流入港股,促进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巩固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释放出多重积极效应。
其一,南向资金为港股市场输入大量资金,增强内地资金定价权,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在此之前,由于流动性不足、投资者结构差异等原因,港股市场长期估值偏低、交易情绪低迷,南向资金买入优质资产后,能够推动相关企业估值修复,再通过板块联动,形成估值传导链条,进而促进港股市场整体估值回归。现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南向资金驱动下的港股市场热度攀升,作为市场“晴雨表”的恒生指数上半年累计涨幅达20%。
结合外部环境来看,港股市场以国际机构投资者为主,容易受到国际环境影响,造成市场大幅波动。南向资金的流入,一方面能够有效应对外资流出风险,平滑市场波动,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也能推动港股市场走出与中国经济基本面联动的独立行情,优化市场定价逻辑,强化价值发现功能,提升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
其二,南向资金重点流向科技、新消费等领域,促进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港股市场聚集了一批极具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企业、新消费企业,他们中既有香港本土企业,也有内地企业,而通过这些企业,两地相关产业可实现上下游联动及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南向资金对于科技、新消费领域的投资,本质上是通过资本市场推动技术突破、消费模式创新,加速技术商业化和产业规模化。可以说,南向资金的产业投资方向,体现了两地资本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点的共识。
其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强化香港金融枢纽作用,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南向资金以人民币跨境投资,促进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的常态化应用,提升人民币国际结算广度与深度,夯实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地位。南向资金的涌入,在增强港股市场投资价值与吸引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香港作为内地与全球资本双向流动的金融枢纽作用,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展望未来,港股市场如何持续吸引并留住南向资金?在笔者看来,这需要强化两地政策协同,深化两地金融合作,优化市场制度供给,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综合实力。到那时,香港必将成为更具活力和韧性的全球资本配置高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