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热潮持续,国际长钱加速回流
“从目前排队情况来看,这一轮港股IPO热潮至少将持续至下半年。当前的市场活跃度充分体现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系列支持政策的成效。”摩根大通香港上市及企业融资部门主管白思佳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专访时表示,港股IPO制度将持续优化,回拨机制、“同股不同权”、信息披露制度等规则有望进一步完善。
她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IPO项目登陆港股市场,国际长线资金对香港市场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持续提升。
上市热潮至少持续到今年下半年
“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叠加优质项目陆续登陆。去年4月起,国际资金开始重新审视港股市场,尤其看好在港上市的内地优质企业。”白思佳说。
她介绍,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普涨,各行业估值均有所修复,科技、医疗健康、消费等板块表现不俗。“最引人注目的是绿色经济领域,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企业成功实现H股发行并取得显著溢价,成为市场标杆案例。”
在她看来,近期港股一二级市场活跃度提升,与政策面暖风频吹密切相关。中国证监会去年4月出台的“惠港5条”,特别是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的政策设计,对吸引发行人和投资者起到了关键作用。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流程日趋成熟和顺畅,内地与香港监管机构也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2024年末,港交所刊发咨询文件,建议对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流程及公开市场的监管框架进行全面改革。这一系列政策叠加效应使得港股市场活跃度提高,也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等大型项目的成功发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白思佳表示,从目前排队情况来看,这一轮上市热潮至少将持续至今年下半年。
吸引更多国际“长钱”关注
白思佳关注到,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IPO项目落地,更多的境外长线资金开始关注香港市场。“国际长线资金对香港市场的参与度正在提升,这些具备长期投资视野的国际投资者往往能够更早识别市场机会。”她说。
白思佳举例,香港市场迄今一共完成三笔单笔金额超过50亿美元的闪电配售交易,其中两笔都发生在今年,比如3月小米完成了约55亿美元的港股配售。“这些成功案例充分证明香港资本市场具备强大的资金动员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交易背后反映出国际长线资金正加速回流香港市场。”白思佳说。
“港股市场的估值体系相对成熟,目前整体仍处于合理水平。”白思佳表示,虽然部分行业确实存在上市企业相对集中的现象,但港股市场的资金具有高度流动性特征。当外资认为某些板块估值偏高时,可以灵活调整配置至其他市场,港股的估值水平总体上会维持在合理区间。
“H+A”上市模式具备吸引力
在白思佳看来,未来港股IPO制度将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而不断完善。
白思佳举例,在发行比例方面,未来或适当放宽对小市值公司的要求。在回拨机制方面,或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适当降低零售投资者的分配比例,此举将有利于提升机构投资者在定价中的主导作用,从而降低上市后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
“信息披露制度同样存在优化需求。”白思佳说,香港市场的信息披露要求介于欧美市场与A股市场之间,如何在保障投资者知情权与减轻企业负担之间取得平衡,需审慎考量。
“H+A”上市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跨境资本运作方案,具有显著的市场吸引力。在她看来,可以充分发挥“H+A”模式的优势,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持续推进,“H+A”模式有望成为更多优质企业的战略选择。
此外,白思佳表示,通过2023年起实施的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目前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支持人民币直接交易。虽然现阶段参与企业数量有限,但这一机制为扩大人民币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从发展前景看,随着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未来或将有更多企业考虑直接以人民币进行IPO发行。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