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成提振消费重点,政策与供给侧发力
6月底,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商品消费、支持发展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服务消费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涵盖家政、养老、托育、文化旅游等行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万元,常住人口14.08亿人,全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18.3万亿元。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下,今年以来商品消费表现良好。相比之下,服务消费则表现疲软。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商品消费进一步增长空间有限,服务消费将成为提振消费的重点。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表示,提振消费是今年十大重点经济任务之首,要提振总消费的需求,就要考虑到消费结构的增长和变化。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指出,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下半年,消费增长支撑主要来自政策进一步加码显效以及服务消费潜力释放。”中国银行研究院在《2025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称。当前中国服务消费水平相对于发展阶段略显滞后,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滕泰表示,制约服务消费的因素和制约总消费的因素一样,不外乎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程度。粤开证券分析师罗志恒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指出要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增加国有资产上缴财政并专项用于提高社保体系建设。
罗志恒还提出,消费券、消费补贴等鼓励消费的手段应注意向服务消费倾斜。华泰证券分析师易峘也表示,总量层面,稳增长、稳内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预期收入增长是提振总消费需求的最有效政策。
此外,易峘和罗志恒均提到优化休假制度,推升服务消费意愿和体验。从供给侧来看,分析师表示,要发挥公共投资的力量,补齐养老、旅游、文体等领域的服务消费供给短板、提升服务质量。
5月9日,央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
业内人士指出,央行推出的服务消费再贷款工具,即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养老托育、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推动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扩大投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居民高质量服务消费需求。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