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周周看:解构创新药与大制造投资逻辑
编者按:
当前资本市场变革中,投资者关注借助专业投研优化资产配置。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基金经理队伍迭代与投研体系重塑注入新活力。券商中国推出《基金经理周周看》栏目,通过深度对话优秀基金经理,解构投资框架与市场前瞻思维,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参考。
本期栏目关注两位基金经理:平安基金周思聪认为2025年创新药行业有望迎来收入放量、盈利突破、估值抬升的元年;信达澳亚基金吴清宇认为高集中度持仓需研究支撑,扎实研究可化解风险并获取超额收益。
平安基金周思聪:创新药投资或迎元年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聪表示,创新药投资已进入“大病种赛道+临床数据验证+全球化竞争”的三维筛选时代,2025年有望成为行业收入放量、盈利突破、估值抬升的元年。短期看,2025年是创新药企业收入放量的起点;中期看,2025年至2028年将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业集体迈入盈利期的关键阶段;长期看,2025年或成为中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提升的起点。
周思聪强调重点布局大病种领域,关注双抗、ADC、靶向药、自身免疫病四大方向。她以肾病药物龙头股云顶新耀为例,显示出用户广泛的大病种药物具备更大的弹性机会。
周思聪认为,创新药投资的核心是概率判断,医药投资有三大筛选标准:聚焦大市场空间、优选竞争格局清晰赛道、锁定临床数据最优产品。
信达澳亚基金吴清宇:以合理估值锚定确定性成长
信达澳亚基金基金经理吴清宇通过产业前瞻与动态估值管理获取长期绝对回报,在管基金近一年业绩均位居同类前列。他践行“绝对收益思维”,认为投资获利需要资产优质且足够便宜,与GARP策略高度契合。
吴清宇善于通过制造业非线性发展引发的供需错配捕捉结构性机会,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结合进行选股。他先选出高成长性行业或赛道,再从中优选业绩增速快、估值匹配度高的标的。
吴清宇看好AI算力、电子、通信、汽车等大制造相关领域,重点关注国内算力需求提升、“AI新硬件”投资机会、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三大领域。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