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发展,拓宽长期资金入市通道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是科创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科创板宽基ETF快速扩容,科创200ETF、科创综指ETF等产品相继推出,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工具不断丰富。业内人士指出,推动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发展,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投向科技创新,完善服务创新的科技金融生态,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
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表示,要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要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促进更多中长期资金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境内指数产品规模突破5.4万亿元,其中ETF产品规模近4万亿元。科创板指数境内外跟踪产品数量达180余只,规模超2650亿元,反映出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较高关注。科创板指数体系持续完善,目前已构建形成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的科创板指数体系。
指数化投资正成为连接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去年9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今年年初,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持续加强优质指数供给,不断丰富指数产品体系。
中信证券认为,本次科创板改革监管层面明确提出持续丰富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后续主题型股票指数基金的推广可能成为科创板资金的重要来源。业内人士则普遍认为,科创板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和投资工具的丰富,能够进一步拓宽长期资金入市通道。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指数化投资为科创板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资到科创板,对于支持更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具有重要意义。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其投资工具的丰富化具有三重意义。
田利辉指出,科创板指数化发展将推动A股市场三大转型:一是从“散户市”向“机构市”演进;二是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三是从“单一市场”迈向“多层次市场”。总的来看,科创板投资工具与指数化发展,既是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的体现,更是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关键抓手。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