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发布,A股产业链公司迎机遇

网络 2025-07-10 05:24:12
股市要闻 2025-07-10 05:24:12 阅读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日前,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正式发布。

  测试场景是评估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基础,是支撑仿真和封闭场地测试等“多支柱”自动驾驶安全验证方法应用的核心要素,测试场景的多样性、覆盖性、典型性直接影响着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此次发布的标准主要规定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明确测试场景暴露率、复杂度、危险度等评价指标的判定要求,并定义了测试用例生成的一般性方法及其必要特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体现了自动驾驶测试验证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达成的重要共识,有助于形成从概念设计到建模与仿真、从场景库建设到实际测试场地搭建的整套场景应用框架,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开发和试验评估提供了基础性标准,有效满足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评估和测试验证等迫切需求。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深度参与汽车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持续提升我国在汽车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中的参与度、贡献度。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其涉及操作系统、物联网、城市基建、检测认证等相关产业发展,不仅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某种角度来说,自动驾驶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新能源汽车从上半场的电动化进入下半场的智能化,自动驾驶正渐行渐近。百人会车百智库研究院副院长黄建平认为,从技术演进看,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已迈向成熟阶段,无图化与人工智能正推动成本大幅下降;从市场逻辑看,当技术应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市场机制中形成正向循环,其价值将获得行业广泛认可。他预测,2025~2026年将成为自动驾驶产业爆发期。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龚进峰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将于2025年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和网联化多场景应用、2030年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全面协同。涉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多项国家强制和推荐标准将于近两年密集发布。

  业内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40%以上,到2030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

  A股市场多家公司参与到自动驾驶产业链当中。软通动力具备自主研发的整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并在多款车型上落地。海格通信已布局和开展了包括服务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北斗+5G+C-V2X”车路一体通信与综合时空基准网络、多源融合感知系统与云控基础计算平台。德赛西威已与昊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基于新一代高算力芯片共同研发推动新一代舱驾一体乃至中央计算平台的加速落地。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从未来增长潜力来看,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自动驾驶概念股有33只。以7月9日收盘价与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相比,中科创达、拓普集团、比亚迪、伯特利、星宇股份、锐明技术等个股上涨空间均逾40%。中科创达上涨空间55.5%,居首。长江证券研报指出,中科创达坚定布局“操作系统+端侧智能”战略,优势卡位有望开拓新一轮成长曲线。国信证券认为,中科创达在智能汽车、消费电子、机器人三大业务线的技术卡位与生态协同,有效强化了公司在端侧智能时代的产业链话语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