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赛事激活江苏文旅消费,多城共享足球经济红利
足球热浪在持续点燃江苏文旅活力的同时,也成为激活本地文旅与消费市场的“超级引擎”。从扬州的搓背文化到南京的秦淮夜游,“苏超”所到之处,主场城市的食、住、行、游、娱、购等场景消费全面升温,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
美团数据显示,自“苏超”启动以来,江苏省休闲玩乐的线上消费订单稳居华东地区第一,同比增速达40%,观赛后的餐饮、休闲等消费更成为本地消费新增量,足球赛事有效带动了消费。
7月5日第六轮焦点战中,南京队对阵苏州队的比赛刷新了赛事单场纪录,60396人的观赛规模创下中国业余球赛新高,21306人来自江苏省外。
赛事热度直接转化为消费动力。7月4日至6日,南京接待游客量达218.1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达到27.2亿元,异地文旅消费17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不仅是南京,“苏超”第六轮比赛期间,徐州、宿迁、淮安等6个主场城市的外地游客购物消费同比分别增长,夜间消费、异地消费趋势尤为显著。
为提升球迷观赛体验,“苏超”组委会调整开球时间,带动了城市夜间经济。7月5日当天,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南京餐饮堂食订单量居全省第一,夜间餐饮消费增长更明显。
消费热潮的背后,本地商家也正在积极创新消费模式。南京某烧烤店比赛日营业额比平时翻了两番,还推出“猜比分享折扣”活动。
外地球迷的消费体验同样丰富。“这次来南京看球,顺便逛了夫子庙,吃了鸭血粉丝汤,感觉特别充实。”从安徽合肥赶来的球迷李先生表示。
扬州依托“三把刀”文化孕育的特色服务零售业态,成为球迷赛后消费的热门选择。有平台数据显示,扬州主场比赛期间,“扬州洗浴中心24小时可过夜”搜索量同比增长330%。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苏超”通过“草根足球+地域文化”的创新形式,其流量价值已超越传统体育赛事的预期,构建了一个“赛事引流-消费转化-场景沉淀”的闭环生态。
“苏超”正以一场足球赛事为支点撬动多城消费狂欢,当足球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区域消费市场的潜力正在被再次挖掘。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