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港股IPO市场火爆,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在经历了数年的低迷后,港股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终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分别上涨了20%、19.05%和18.68%,领跑全球。与此同时,港股IPO市场异常火爆,上半年新股首发募资金额超千亿港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时隔四年重返全球首位。有机构分析认为,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的强势复苏,是政策优化、资本回流、优质企业供给增加和市场信心修复共振的结果,预计下半年的市场热度还将延续。
港股IPO融资额重回千亿
据Choice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共有42只新股IPO上市(不包括收购合并),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40%;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1071亿港元,已经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463亿港元、2024年全年的879亿港元。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港股IPO募资额在5月达到单月峰值,上市公司数量则是6月最多。具体来看,5月共有10家公司上市,募资金额超过570亿港元,这主要归功于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两个大项目的落地。
除了上面提到的,截至目前,排名2025年募资额前十的还有蜜雪集团(39.63亿港元)、赤峰黄金(32.45亿港元)等。分行业来看,上半年来自医疗保健、可选消费、日常消费行业的新股分别有10家、8家、7家,加起来占比过半。
港股“打新”赚钱效应回升
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优异,港股“打新”的赚钱效应也随之回升。据Wind数据统计,上半年在港股上市的新股的上市首日破发率为30.2%,比2024年全年的35.7%又有所降低。具体到个股表现,上半年在港股上市的新股首日表现最好的是映恩生物-B,首日涨幅达到116.7%。此外,云知声、蜜雪集团、佰泽医疗、布鲁可等7只个股上市首日的涨幅超过40%。
赚钱效应回升,港股IPO的认购也十分火爆。据记者粗略统计,布鲁可、蜜雪集团、沪上阿姨、药捷安康-B、IFBH五家公司的网上发行有效认购倍数超过1000倍。其中,布鲁可公开发售获得超过6000倍的超额认购,融资认购金额超过8000亿港元,申购一手中签率为10%。
影响港股IPO的核心驱动力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徐经纬指出,香港对内地企业上市融资具有独特优势,即独特的投资人结构使企业能够接触多元投资者群体。此外,香港上市制度改革为创新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宽阔的融资道路。从机构的角度,长江证券认为,2025年港股IPO市场火爆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制度红利、港股市场活跃度上升、企业国际化的内在融资需求这三方面。
关注A股企业赴港上市可能带来的投资机遇
A股上市公司赴港IPO的热潮尤为值得关注。据记者粗略统计,2025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数量就达到了8家,分别是南山铝业、三花智控、海天味业等。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茜芝指出,随着港股市场的活跃和A+H上市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这一模式对内地企业上市融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从投资的角度,长江证券建议关注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为A股带来的机遇。历史数据显示,A股企业赴港上市前,股价往往有较高的上涨概率。此外,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后的“入通”机遇也值得关注。
中资券商占据港股保荐市场主导地位
2025年上半年的港股保荐市场呈现中资机构主导格局。上半年保荐规模排名前五的机构里有3家是中资机构,其中中金公司以保荐13单、保荐规模214.6亿港元的成绩居首。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认为,中资券商在港股保荐市场的崛起,一方面得益于港股IPO中A股企业赴港上市项目增加,中资券商对A股公司的资源积累更具优势。
从递表企业披露的保荐信息看,中资机构也占据上风。展望下半年,德勤中国认为,若当前利好的市场态势能够持续,2025年香港市场的融资规模将超出此前预期。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