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上市折戟:投行业务合规危机与IPO保荐滑铁卢
开源证券三年上市长跑终折戟。6月28日,深交所一则公告为开源证券上市征程画上句点,因保荐人撤回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界面新闻记者就后续安排联系开源证券,尚未得到回应。
时间回溯至2022年7月,开源证券提交主板上市申请,2023年3月获深交所受理,仅一个月后即收到审核问询,但直至终止前未予回复。事实上,2023年1月,证监会已就净佣金率、自营收益等问题下发反馈意见。
开源证券计划募资40亿元补充资本金,以提升核心业务能力。截至2024年末,其总资产541亿元、净资产187亿元。成立于1994年的开源证券,前身为陕西省财政厅国债服务部,控股股东为陕煤集团,实控人为陕西省国资委。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2021年至2024年年中,开源证券经纪业务利润骤降,代理买卖佣金收入缩水。佣金率方面,开源证券2021年净佣金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至2024年上半年已降至接近行业水平。公司解释称,行业竞争加剧,需降低佣金率获取客户资源。
与经纪业务颓势形成反差的是开源证券投行业务的强势支撑。据招股说明书,2021年到2024年中,公司投行业务营业利润占比显著。其中北交所与新三板业务构成核心竞争力。但高速发展的同时,投行业务合规性也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2024年10月18日,证监会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将开源证券推向舆论漩涡。因在债券承销业务中存在多项严重违规,监管决定暂停其债券承销业务半年。这成为近年来券商行业罕见的重罚案例。
业务暂停直接导致开源证券85亿元债券项目被迫取消发行。据行业分析师粗略计算,此次暂停或将导致公司直接损失数千万元投行收入。更严峻的是,在业务停摆期间,开源证券无法参与新的债券承销投标,客户资源流失风险陡增。
“债券承销是券商投行的重要收入支柱,半年暂停相当于打断了业务脊梁。”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债券承销的合规危机,另一方面开源证券IPO保荐业务又现“滑铁卢”。2024年开源证券保荐的IPO项目撤否率高达76.47%。
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开源证券曾在招股书中披露的12家股票保荐与承销业务主要项目中,超半数企业上市后不久业绩即出现明显下滑。以天润科技为例,这家于2022年6月17日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2023年业绩却急转直下。
在IPO阶段,天润科技与开源证券就暴露出一系列低级问题。北交所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明确指出,该项目存在信息披露错误。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七丰精工、花溪科技等企业上市后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
“高撤否率与业绩变脸相互印证,反映出投行业务质控体系的失效。”上述投行人士指出。截至目前,除开源证券外,资本市场上还有东莞证券、渤海证券等4家券商在冲刺上市。本次IPO终止会对开源证券接下来的业务经营和战略发展方向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