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发布《指引》 明确创业板“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

网络 2025-07-01 00:50:22
股市要闻 2025-07-01 00:50:22 阅读

  6月30日,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第8号——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以下简称《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指引》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在总结前期相关认定标准和落地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创新性特点明确了创业板“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认定标准,有助于创业板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明确认定标准

  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本次发布的《指引》共13条,明确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适用范围、具体认定标准等具体事项,旨在针对科技型上市公司特点,更好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科技型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具体来看,《指引》适用于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认定指标具体明确、可量化,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进一步提升。

  一是明确“轻资产”认定标准。具有轻资产特点的企业,要求公司最近一年末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合计占总资产比重不高于20%。

  二是明确“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具有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要求公司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15%;或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不低于3亿元且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3%。

  三是明确负面情形。《指引》明确,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比例不得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

  增强制度适应性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创业板是A股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先行板块和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十五年来,创业板的改革效应持续显现,培育形成了一大批优质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超六成,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迫切需要通过融资加快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本次明确认定标准,增强了制度的适应性,符合相关标准的上市公司不再受30%补流比例限制,有效提升了相关公司融资灵活性,助推其加大主营业务相关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畅通股权融资渠道,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此次发布《指引》,能够更好地满足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

  同时,“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的设置,也将进一步巩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成色。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紧紧围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着力点,支持更多符合“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该政策工具。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