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金“搬家”:市场分化与未来展望
随着今年全球资金“搬家”,主要市场表现大幅分化。上半年,道指涨3.64%,纳指涨5.48%,标普500涨5.50%。而韩国KOSPI指数大涨28.04%,德国DAX指数涨20.09%,恒生指数涨20.00%,巴西IBOVESPA指数涨15.59%。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近14%,创2017年以来最佳同期表现。
ATFX亚太区首席分析师林铭添表示,过去几年美股成资本追逐焦点,但今年美国加征关税致全球股市受挫,资金逐步流向欧洲、亚洲等资本市场。美国巨额债务削弱市场信心,未来“股债汇三杀”或成常态。
展望未来,林铭添认为2025年下半年全球资本可能继续流入新兴市场。若美国持续加强保守主义政策,全球资金转移趋势料将延续,美元主导地位减弱,欧元、人民币等资产吸引力提升。
ATFX是国际性外汇和CFD交易商,林铭添拥有超20年投资经验,熟悉全球股指、商品及外汇等投资交易操作。
多国债务高企或引发危机
《21世纪》:2025年上半年,美股V型反弹再创新高,但涨幅远低于德国DAX指数、恒生指数等。如何看待市场逆转?资金搬家有何特点?
林铭添:过去几年美股成焦点,但今年美国贸易关税政策致美股急剧下滑。资金流向欧洲、亚洲等市场,因美国财政赤字、债务上升,欧洲和亚洲经济增长稳健。
《21世纪》:美国新政府挑战“资本循环”体系,“美国例外论”已破灭?“股债汇三杀”会成常态吗?
林铭添:“股债汇三杀”体现美国资产脆弱,可能会是常态。美国巨额债务削弱市场信心,资金可能流向欧洲、亚洲市场避险。
《21世纪》:上半年美元指数跌逾10%,如何看待?背后有何原因?
林铭添: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债务降低美元吸引力,“大而美”法案增加政府借款。
《21世纪》:多国长债需求引发担忧,如何看待债务“灰犀牛”风险?会引发金融危机吗?
林铭添:全球债务规模创新高,长债需求堪忧。高债务可能引发偿债危机,加剧金融危机风险。
稳定币背后的“危”与“机”
《21世纪》:稳定币能支撑美债吗?有何作用和风险?
林铭添:稳定币可支撑美债,但存在监管、流动性等风险。若解决这些问题,可提升支付效率、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21世纪》:香港是稳定币发展前沿,对未来发展有何期待?
林铭添:香港有望继续成为前沿,推动稳定币合规发展,期待监管完善、国际合作加强。
全球资金“搬家”未完待续
《21世纪》:2025年下半年,全球资金“搬家”会继续吗?如何重塑全球市场?
林铭添:全球资本可能继续向新兴市场迁移,若美国加强保守主义,资金搬家将延续,美元地位弱化。
《21世纪》:美联储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美国和亚太市场?
林铭添:市场预计下半年美联储降息两次,若加快降息步伐,对全球金融市场有利,美元可能进一步下跌。
《21世纪》:上半年港股表现亮眼,势头能继续吗?A股涨幅低于港股,能否迎头赶上?
林铭添:港股科技板块仍具潜力,A股有望逐步追赶港股,下半年可关注科技、消费等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