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市场火热,监管加速立法进程

网络 2025-07-07 21:40:23
期货学院 2025-07-07 21:40:23 阅读

  近期,市场对稳定币的关注度已上升至火热局面。稍有消息刺激,便引起相关公司股价暴涨,而港股上市公司更是动辄几十倍上涨,已严重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

  稳定币本质上是一种与某类资产维持相对稳定价值的数字资产,兼具数字货币的便捷性和传统货币的币值稳定性。它和比特币类似,也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只不过,稳定币通过锚定资产或技术实现了价格的相对稳定。

  稳定币的创设初衷在于构建法定货币与数字资产间的交易桥梁,但传统金融市场风险外溢、发行方储备资产不透明、链上风险频发等多重因素构成稳定币的重大隐患。因此,监管机构正在加速推进稳定币立法进程。

  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高票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众议院也正快马加鞭推动相关立法进程。法案规定,稳定币发行人的储备资金只能投向美元现金、活期存款、93天以内的美债、7天以内的美债回购和逆回购协议等。为提高储备透明度、提升公众信心,发行人需每月公开披露储备资产的规模和结构。

  香港的《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落地。条例明确规定,在香港地区发行法币稳定币需要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相应牌照。

  据了解,目前,稳定币以法币挂钩型为主,其中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从目前的市场规模来看,稳定币的交易量为相关企业带来的业绩贡献或有限。据FXC Intelligence数据,稳定币2024年年度交易量为5.7万亿美元,占据全球金融交易量市场比例仍然偏低。

  值得一提的是,稳定币本质是锚定资产的信用延伸,价格受锚定资产波动影响,同时还存在脱锚风险。因此,稳定币的价值并非绝对稳定,市场对稳定币的认知可能存在一定误区。

  当前,各国对稳定币的态度不一。有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监管逐步介入,一些试图绕过美元制裁的特殊地区,原本用于稳定币的交易,可能面临更严格的限制,甚至被禁用。此外,若稳定币创新速度快,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或难以对所有新型风险和问题及时有效应对。

  整体而言,凭借低成本、实时结算和全天候可用等显著优势,稳定币或成为新一代跨境支付基础设施。但市场投资者也需要警惕稳定币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行业可能面临的监管政策风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性风险等。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