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民生指标显著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再升级

网络 2025-07-10 07:26:17
市场资讯 2025-07-10 07:26:17 阅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7月9日举行的首场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7项民生指标,在20项主要指标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这7项民生指标涵盖居民收入、失业率、教育年限等多个方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全部20项主要指标中,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而其中包括多项民生指标,比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超过预期。

  剩余指标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方面,名义增长均超过GDP增速;城镇调查失业率方面,2021年—2024年的平均值为5.3%;托育服务方面,截至目前全国托位数达到574万个。

  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和提升。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正在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郑栅洁说。

  从宏观上看,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具体领域来看,教育、医疗、“一老一小”、出行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

  “每一个数据和每一个变化的后面,都是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升,民生无小事,我们紧盯百姓身边事,一件一件办实办细办好。”郑栅洁说。

  “十四五”时期,老百姓的民生需求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说,坚持民生导向,增进人民福祉,是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规划实施为牵引,持续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接续推出了一批有力度有温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夯实民生之基,持续加大稳就业促增收力度。“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二是聚焦民生之需,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惠及全民。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回应民生之盼,加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双一流”建设高校、优质普通高中持续扩大招生规模,优质医疗资源也加快扩容下沉。

  “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了102项重大工程,其中的民生项目提升百姓生活“新品质”。

  周海兵表示,支持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覆盖中西部等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新增学生宿舍床位超50万张,支持“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

  周海兵说,下一步,将继续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