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港口拥堵加剧:特朗普关税政策与低水位双重影响

网络 2025-06-30 19:40:27
市场资讯 2025-06-30 19:40:27 阅读

  近日,不少航运和物流公司警告称,特朗普带来的不稳定关税政策,加上欧洲河流水位较低,正导致当地港口面临新冠疫情以来最严重的拥堵。

  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等欧洲主要港口的驳船和集装箱船等待时间大幅延长,而这一拥堵问题预计将持续至少几个月。

  欧洲的内河水运相当发达,而在海运集装箱在沿海港口卸下后,一部分将通过驳船转运至欧洲内陆。

  荷兰航运公司WEC Lines董事总经理Caesar Luikenaar表示,“所有大型枢纽都在满负荷运转。欧洲许多重要港口都在以最大装卸量运行。”

  荷兰物流公司Euro-Rijn Group首席执行官Albert van Ommen则指出,他认为这次拥堵是疫情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一切都延后了

  这些问题是对全球物流系统的最新打击。通常驳船在货柜码头有固定的装货时段,以确保能迅速有效地装卸货柜。

  不过,根据德国物流公司Contargo的消息,驳船在安特卫普港装载集装箱的平均等待时间为66小时,在鹿特丹港平均为77小时。

  荷兰物流公司Euro-Rijn 的Van Ommen指出,安特卫普港的集装箱船卸货时间比原计划还晚了三至五天,“当我们用驳船去收集集装箱时,由于海运的船只不准时,驳船也无法按时装载。最终,客户和终端用户收到货的时间会延迟。”

  德国物流集团敦豪(DHL)的高管Casper Ellerbaek则表示,虽然这些延误尚未迫使他的任何客户因零部件短缺而停产,但这种“戏剧性事件”仍是一种风险。

  背后原因

  导致这场航运危机的一大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下的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关税的急剧变化迫使集装箱航运公司改变其航运网络,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全球贸易流。

  据悉,亚洲的货物因美国的高关税转向欧洲,欧洲港口正在应对激增的亚洲进口量。

  DHL高管Casper Ellerbaek将亚洲到欧洲的货柜量急剧增长归因于亚洲出口商战略的转变,他估计这一增长约为7%。与此同时,Ellerbaek还补充道,“毫无疑问,我们看到了欧洲承接了本应该流向美国市场的大量份额。”

  此外,由于春季干涸导致河水异常浅,莱茵河上的驳船装载受到限制,这一问题预计将进一步加剧。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