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存单利率下行 银行负债端改革加速

网络 2025-06-26 13:10:47
基金 2025-06-26 13:10:47 阅读

  经历了几轮降息,曾经作为银行揽储利器的大额存单利率与普通定期存款相比已无明显优势,且数量也在减少,不少全国性银行已停售中长期大额存单。

  业内人士认为,中长期大额存单难觅其踪是金融机构在净息差承压背景下主动进行负债端改革的结果,反映出银行成本控制与流动性管理策略发生了调整。

  净息差吃紧,长期限存款压降

  随着“降息潮”来临,银行存款利率也在节节下降。融360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5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各期限平均利率均有下降。此前的揽储“神器”——大额存单的收益也全面降到2%之下,各期限平均利率均下降,5年期平均利率调降幅度最大。

  利率不断下滑的同时,供应量也在下滑。近日,记者查阅多家银行App发现,五年期大额存单已被“下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不再提供此类产品。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以及部分城商行,不仅五年期产品不见踪迹,就连三年期大额存单也数量有限,一单难求。

  目前,多数银行主要在售的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为两年。华宝证券分析师张菁表示,大额存单“缩编”,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2023年以来银行在调降存款利率的同时,不少银行也正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中长期限大额存单开始停售。

  张菁坦言,居民储蓄意愿持续增强,而投资意愿持续减弱。对银行而言,通过停售长期限大额存单,可以降低高负债成本,优化负债结构,稳定息差水平。但也存在部分区域中小银行反其道而行之,逆势增加大额存单产品以增加获客。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部分银行下架中长期大额存单,净息差承压是最直接原因。通过下架中长期大额存单,银行可有效控制负债成本,维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同时,银行通过压缩中长期大额存单占比,可有效缩小利率风险敞口。”

  低波固收产品或可补位

  2025年5月,我国存款利率格局迎来重大调整。国有六大行率先拉开了存款利率下调的大幕。此次调整完成后,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随后,中小银行也陆续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在宏观经济 “稳增长” 的大背景下,央行或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存款利率有望继续保持下行趋势。融360分析师艾亚文认为,未来大额存单的存款利率也有继续下降的空间,相对定期存款的优势也不再突出。

  随着各大银行的大额存单的退出或者准退出,还有其他稳健投资方式吗?

  张菁认为,存款利率下行,也会进一步带来投资于高息存款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收益的走低。投资者应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除了存款类产品之外,可以适当配置期限在半年到3年期的低波稳健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和部分保本策略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