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热潮来袭,投资者如何把握机遇与风险?
今年以来,港股变得热闹起来,赚钱效应的回升也带动了投资者的打新热情。创新药、新消费等个股成为港股打新热门。截至目前,港股上市了31家新股,其中18家上市首日收盘价录得正收益,破发率约29%,与前两年相比明显下降。
在这些新股中,“大肉签”映恩生物首日收涨高达116.7%,宜搜科技首日涨幅也达到91.72%。新消费是今年的热门,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消费股涨幅超40%。赚钱效应也带动了投资者的打新热情,90后的徐先生今年前三个月在港股打新赚了近2万港元。
第一次打新的小麦也尝到了甜头,赚了约1400港元。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认为,港股打新重新热闹起来,主要得益于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以及全球流动性充裕背景下投资者对高收益资产的追求。
那么,普通投资者要如何参与港股打新呢?首先要有个港股账户,可以开富途牛牛、老虎证券等。港股打新除了账户的可用现金或抵押购买力外,还可以通过向银行借钱进行新股申购。港股新股申购的流程方面,IPO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后,通常在30日内开启招股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新股可以在暗盘交易时间段卖出。不过,散户中签率并不高,赚钱的还是少数人。余丰慧表示,普通投资者入市之前还应该加强学习,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意识。
打新可能让投资者“吃肉”,也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有业内人士认为,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是客观存在的,而新股作为市场的一部分,自然也会受到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除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外,打新股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余丰慧表示,打新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波动导致的股价下跌、新股定价过高以及市场情绪转变等。为应对这些风险,投资者首先应该做好充分的研究,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行业背景。其次,合理分配投资资金,避免将过多资金集中于单一新股。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认为,从投资角度来看,建议分散打新,将资金有效分散至不同的个股选择中,避免风险集中。同时,优先选择顶级投行保荐、基石背景强大的热门标的,并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投资目标择机退出,提高资金使用率。
综合来看,今年在港股上市的高收益个股有五大特征:一是行业龙头;二是稀缺标的;三是获基石加持的个股;四是“A+H”双重上市企业;五是公众认购热情高的企业。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