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迎政策东风,全链条发展破局在即

网络 2025-07-01 23:50:22
股市要闻 2025-07-01 23:50:22 阅读

  被天价订单拉到聚光灯下,在赴港上市的热潮中异军突起,如今的创新药又迎来“全链条”的政策东风。

  下半年的第一天,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瞄准创新药产业从“实验室”到“病床边”的全链条核心痛点,推出16项针对性举措。

  这份文件被业内视为“及时雨”,通过数据开放、支付创新、准入松绑等多维度突破,力图破解创新药“研发难、支付难、进院难”的老大难问题,有望进一步点燃本土医药创新引擎。

  眼下,出海掘金开花结果,资本市场价值重估,经历了多年低谷后,中国创新药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DeepSeek时刻。

  要让这样的时刻久留,光靠创新还不够。如何破题谁买单、谁能用,直接关系着创新药的命运。

  中国创新药回暖不易。过去企业管线以Me-too(模仿创新)和Fast-follow(快速跟随)为主,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敢于追求First-in-class(同类首创)、Best-in-class(同类最佳)。

  对外授权让出海故事有了新讲法,也让创新药企有了新活法。以往看似悲壮的“出售”“被收购”,变成成功的商业拓展,成了另一种“化悲壮为金钱”的力量,传导了行业信心。

  政策和商业化看似分离,实则联系紧密。本次若干措施中,最具突破性的是首次提出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对于创新药的保障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惠民保、百万医疗险、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等产品逐步走向公众视野。这些尝试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势单力薄。

  无论出海与否,创新药最大的痛点是定价。创新药在医保谈判中打出“地板价”,会让出海议价变得被动。

  若成功与商业保险衔接,设立行业统一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可以让客户享有更广泛的用药选择权,也能为创新药企出海创造更有利的谈判条件,让创新药企能够实现更好的商业闭环。

  以前,部分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携独家产品不参加医保谈判,反映了其在开拓新兴市场时依然试图保持高价筹码的策略。

  如今,解决创新之外的支付难、进院难,需要商业保险迈出关键一步,也给关联各方留下了新的考题。创新药行业是典型的做“时间的朋友”,要想走得更远,要提速的就不只是“创新”。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