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上半年受理收官:6月申报潮涌动,市场寻新平衡
IPO上半年受理正式“收官”。6月30日沪深北交易所集中受理41家拟上市企业的IPO申请,单月新增受理企业总数达150家,是去年同期的5倍,但市场仍在谨慎复苏中寻找新平衡。
这一轮申报潮恰逢关键政策窗口期,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多项利好政策,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到创业板上市。6月创业板首次“破冰”,受理了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
除未盈利企业外,6月新受理的北交所IPO企业最新一年扣非净利润平均值已达到0.91亿元。北交所受理IPO企业家数最多,已成为投行保荐的“首选地”。
看点一:6月IPO受理家数回温,北交所受理IPO企业家数最多。看点二:北交所盈利门槛悄然提升,新增受理企业盈利能力大多强劲。看点三:“双创板”未盈利企业案例亮点多,科创板新受理未盈利“硬科技”数量增加。看点四:深市主板迎“大块头”,新增受理的IPO企业盈利能力更强。

从上市板看,北交所受理IPO企业家数最多,6月北交所共受理97家,较去年同期增长逾200%。相较来看,深交所和上交所各有28家、25家IPO企业获得受理,比去年同期有所回温。
北交所新增受理的企业大多表现强劲的盈利能力,以6月北交所新受理的97家IPO企业作为样本观察,2024年扣非净利润平均值已达到0.91亿元。其中,乔路铭IPO项目为北交所本轮受理的“盈利王”,2024年扣非净利润达到4.11亿元。
另有4家新受理的北交所IPO企业2024年扣非净利润超过2亿元。在这轮6月受理潮中,也有8家北交所IPO企业2024年扣非净利润低于5000万元。

数据显示,6月科创板新受理未盈利“硬科技”数量增加,当月共有18家科创板IPO企业获得受理,其中有5家为非盈利企业,占比近30%。创业板方面,6月共有19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其中迎来首单未盈利IPO项目——大普微。
主板在今年6月共有16家IPO企业获得受理,沪市主板有7家,深市主板有9家。从盈利能力表现来看,深市主板新增受理的IPO企业盈利能力更强,6月深市主板新受理的9家IPO企业最新一个会计年度的扣非净利润平均值达到5.75亿元。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