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国际闭门研讨会:聚焦港股价值与多资产转型
6月12日,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与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景顺投资(Invesco Hong Kong Limited)联合举办了银行理财国际闭门研讨会,围绕“港股价值重估的深层逻辑”“全球固收市场机遇”以及“理财行业迫在眉睫的多资产转型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讨论。
这是一场汇聚景顺投资全球视野与本土顶尖理财公司实战智慧的国际闭门会议,景顺专家带来的国际前沿视角与理财公司投资人分享的一线市场洞察频频碰撞,火花四溅。财富趋势前沿,理财投资变革方向,在这场思想沸腾的讨论中逐渐清晰。
以下是参会嘉宾的精彩观点合集,涵盖宏观市场分析、大类资产展望、港股投资未来、多资产配置趋势、含权产品布局、理财客户演变六大方面。
宏观市场分析
1.预计今年美联储维持2~3次减息的情况。
2.消费不是在转型,而是换血的周期。比如AI行业、互联网、机器人、医疗这些新行业都是未来支撑整个经济很大的领域,都可能是股票的潜在机会。
3.六个中国核心的能力:(1)勤奋的劳动者。(2)工程师。(3)人工智能。(4)国外市场大。(5)资金成本低。(6)创业文化兴盛。
4.对中国市场很乐观,中国进一步的机遇在提高毛利率。
5.2025年还是更多关注流动性作为基本面。
大类资产展望
1.外汇,要关注人民币汇率,最近人民币出现了上涨,这是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开始。
2.黄金市场是非常好的市场,但机构的话语权较大。我长期是看好黄金的。
3.电是最重要的,电的成本低,以后将在任何行业都取得先机。
4.10年、20年之后数字资产有可能是最值钱的资产。
5.在债券里面,如果拿一个来讲,很重要的是高质量。
港股投资未来
1.过去香港市场的投资看的是十年期美国国债利率,但是现在则越来越偏向于看中国的十年期国债利率,这里面存在一个巨大的价值重估。
2.港股一定是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第一站,如果大家看好,一定是先于A股大涨。
3.虽然港股打新的收益率并没有境内那么夸张,但是相对来讲收益是存在的。
4.目前主导的还是内资,南下资金在增量,港股市场会面临一个再平衡。
5.新消费应该叫新生代消费,这些新生代消费是借助情感的。
6.港股的新消费不全都是新消费,未来无论是科技、新消费、创新药很多都要分化。
多资产配置趋势
1.当前理财子的主力投资方向在传统固收领域,未来我们会更努力加强权益类、股权类的资产配置上。
2.多资产或者纯债产品中也呈现指数化发展的特征。
3.以量化模型为辅助结合市场前瞻性的预判,是把控风险的较好选择。
4.理财资金适合的策略总体上围绕低回撤、低波动、高胜率、高容量演绎。
5.用好风险预算是控制产品波动和最大回撤的最简单、最根本的方法。
6.对于未来多资产的管理,风险控制非常关键。
7.未来多资产配置,归因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8.在中国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深度绑定才是我们理财子做多资产策略的根本。
含权产品布局
1.有理财子测算过,如果含权在3%以内,这个产品靠债券能达到基准。如果在5%以内,至少保证正收益。
2.现在含权选择,一是在权益指数ETF上投得比较多,二是REITs。
3.现在债券收益率可能很难支撑,如果含点权,含点优先股,客户对区间业绩基准稍微能接受。
4.银行理财做含权,未来真正的方向就是把握好养老理财的机遇。
5.多策略是为了降低波动,互相对冲。
6.固收+过去几年经历几个阶段,现在这个阶段稍微好一点,开始谈目标波动。
7.大类配置肯定是赚钱的。
8.我看好两端:一端是极端的低波、没有回撤,一端是R3的含权产品。
9.整体理财的结构还是不太好的,短期化比较明显。
理财客户演变
1.从过去一段时间对客户的观察来看,客户也在转型,客户对“波动”的认知更加理性。
2.随着今年理财估值整改的过程推进,投资者的接受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会逐步提高。
3.在R2或R3层面来做产品,不同类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划分没有那么清晰。
4.客户不会一味为理财产品的创新买单,还是要迎合客户的需求。
5.普通客户基本上是存单、存款策略产品,现金管理产品。企业客户总体是要求不出风险。同业客户的要求比较高,他是专业投资者。还有私行客户,可能有专业的投研团队。
6.现在产品发得好,就是客户体验好,现在更强调客户体验。
7.波动并不是理财客户能够真正承受的,怎么把权益做成固收,要往这个路子上走。
8.财富管理方面,未来形成从“给客户做产品”向“给客户做组合、做投顾”的模式转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