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法施行与未来法治建设展望

网络 2025-06-26 20:31:50
期货学院 2025-06-26 20:31:50 阅读

今年5月20日,我国第一部民营经济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业内人士认为这部法律的出台正当其时,将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不只《民营经济促进法》,回顾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

下一个五年,我国法治建设又有哪些新任务和新挑战呢?

完善立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列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章,涉及立法、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等多项内容。

其中,在经济这一重点领域,《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出台与实行,填补了我国在经济法领域关于民营经济保护的空白。此外,我国的《公司法》也于2023年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在完善公司资本制度,优化公司治理,加强股东权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修改。

此外,在“十四五”期间,还有一批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或修订,比如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制定《增值税法》,修改《会计法》《统计法》,修改完善《反垄断法》等。

在新兴领域立法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新兴领域的法治建设历经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由面到体的发展过程。比如,《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数据安全基础制度构建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涉外领域立法方面,“十四五”期间涉外立法进程明显加速,《对外关系法》《反外国制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截至2025年1月底,涉外领域总体实现有法可依。

建设法治政府,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

法律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法律的实施效果又与行政执法水平相关。“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坚持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在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中,特别强调了要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要求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除了完善法律制度,如何改进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对于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也具有关键意义。《纲要》提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清晰、运转顺畅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大力提高执法执行力和公信力。

2024年2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提出,行政法规、规章新设罚款和确定罚款数额时,要坚持过罚相当。2024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要求明确行政检查主体,严禁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实施行政检查。

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公开表示,专项行动聚焦纠治四类突出问题。据司法部披露,截至5月21日,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

面向未来的法治建设

我国正在组织起草“十五五”规划建议,在未来五年中我国法治建设如何应对新挑战?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学者认为,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也正随之涌现,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工作将持续成为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

在张凌寒看来,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是其中的重要驱动力量,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是保障“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

目前“推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立法工作”已纳入《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体现了体系化、协同化的立法思路。

展望“十五五”, 张凌寒认为,我国人工智能法律制度建设应将人工智能法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法,构建统筹多元治理维度的法律监管体系。

此外,还要及时响应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需求。通过立改废释多种方式解决现有制度不适应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的“时间差”“空白区”问题。

在当前各国科技竞争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立法工作在未来将持续推进,而面对复杂、不确定的国际形势,涉外法治建设在下一个五年也十分重要。

《决定》强调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

孙南翔建议,“十五五”期间涉外法治建设应着重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构建涉外领域的法治秩序。其次,要提高涉外领域的执法司法水平,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配合。此外,“十五五”期间的涉外法治建设,应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要导向。

他提到,一个重要的阶段性规划即推动我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进程,这项任务也出现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