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细化助力反浪费,前端优化激发节约动力
制度规定越细化,反浪费越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就越能有效防止“跑冒滴漏”
节约粮食、防止浪费,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笔者近来留意到两件事:零食包装用可封口设计,单位食堂提供小份菜、称重计费,均有效减少浪费。
包装小设计化解“吃不完就浪费”与“强吃吃不下”两难;供餐小创新从源头降低浪费可能。防止食物浪费需注重前端机制优化,以技术创新等激发节约动力。
我国反食品浪费制度体系日益健全,新修订《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提出具体举措。制度规定越细化,反浪费越有效。
信息翔实、标准完善可减少食物浪费,《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有助于减少外卖餐饮浪费。完善标准不可或缺。
强化制度引领作用,推动好习惯化风成俗。中国消费者协会倡议抵制极端“吃播秀”,《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规定不得展示不良内容。
把矿泉水换成小瓶装、通过“智能餐盘”系统精准供餐等实例表明,制度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助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潜力足、空间广、力量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