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同比转正 促消费政策显效带动物价回升

网络 2025-07-10 06:47:37
市场资讯 2025-07-10 06:47:37 阅读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在连续下降4个月后实现由负转正,6月份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

  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6月份,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0%和1.0%。汽车价格降幅逐步收窄,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本月同比分别下降3.4%和2.5%,降幅分别为近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

  CPI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受高温、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季节性水平0.5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价格由降转涨。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3.8%转为上涨0.4%。服务价格稳中有涨。其中,毕业季房屋租赁需求有所增加,房租价格上涨0.1%。

  上半年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认为,CPI累计涨幅仍处于明显偏低水平,表明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其中消费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预计核心CPI后续将温和回升。一系列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协同显效,将推动供需结构持续改善,对相关行业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董莉娟表示,影响PPI环比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二是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三是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承压,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预期。

  PPI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副处长何晓英表示,关税战影响国际经贸往来,导致全球需求增速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同比明显下跌,产生较大输入性影响。董莉娟表示,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加力扩围,带动部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回升。新动能积聚带动部分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我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